新闻中心
News
B体育夏日炎炎,紫外线也变得格外强烈,防晒几乎成了所有都市丽人的必备。有数据显示,抖音上防晒热度不断地攀升,防晒线亿次,而防晒衣、防晒帽的相关视频播放量分别达到了26亿次、7.9亿次。
随着近年来“全年防晒”理念的深入人心,消费者对于防晒产品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增加,中国防晒市场仍有很多发展空间。
随着消费者防晒意识增强、消费需求增加以及产品技术升级,国内防晒消费市场在不断扩容B体育,中国防晒终端市场2010年至202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.39%,显著快于全球增速。在2020年的疫情压力下,中国防晒市场依然达到了144.4亿元人民币的规模,预计2025年,中国防晒市场规模将达到243.9亿元人民币。
另外,据安信证劵研报显示,2021年我国防晒产品终端零售额165亿元,16-21年复合增长12%,线下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。
在观念上,消费者不仅注重春夏防晒,全年防晒理念逐渐流行。“日常防晒”成为年轻消费者关注防晒的重点之一,该线万+篇笔记,据数据统计,三月第四周“日常防晒”在小红书笔记有280篇相关热文,热度值为2.97万。
“养儿不防老,防晒才防老”看起来是一句调侃,但其中也反映出消费者对于防晒了解的深入,防晒不仅仅只为了防晒黑,光老化的痛点能击中更多人。防晒不再是某个特定时刻的用品,例如去爬山、去海边、去露营等,它已经开始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日常需求。
2022年1月至4月,在淘宝天猫平台,蜜丝婷以2.94亿元销售额高居防晒化妆品榜首,同比增长68.90%,与第二名安耐晒有0.84亿元差距,市场份额也由去年的5.00%增加到9.41%,成为当前少有的高增长和高规模防晒品牌。而在此前三年,安耐晒一直稳居防晒类化妆品榜首,蜜丝婷三年排名分别第6、第2和第4。
唯品会在3月发布的《唯美榜》也显示,蜜丝婷摘得该平台3月最热销防晒单品的“冠军”。今年3月,蜜丝婷防晒化妆品在唯品会的销量同比增长超四成。
2022年1至4月,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新晋防晒化妆品品牌中,艾诗普蕊、润肤朵、透之迷、farmasi和菲古思在天猫淘宝平台的销售额位列新晋品牌前五名。
唯品会数据还显示,今年3月,“吃辣城市”长沙、成都、武汉及重庆位列城市防晒消费前四名,其中,长沙和成都的防晒化妆品销量均较去年同期增长超八成。此外,广州和厦门的防晒化妆品销量也有明显上升,分别同比增长39%和24%。
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业内分析,我国防晒化妆品行业呈现场景细分化、功能多效化、产品专用化趋势。目前,防晒化妆品行业已经形成了防晒霜、防晒喷雾、身体防晒等主要产品类目,并涌现了敏感肌防晒、养肤防晒、婴童防晒、孕期防晒B体育、男士防晒等更加细分的赛道。
以往,消费者往往担心防晒产品刺激皮肤、油腻闷痘等问题,而如今,消费者不仅要求防晒产品对皮肤无刺激,在防晒的基础上,还要求防晒产品可以同时起到护肤的功效。2018-2020年,养肤型防晒的渗透率不断升高,其中90后、95后等年轻群体最为偏爱“防护合一”的防晒产品。
在防晒的基础上,产品也延伸出了保湿、滋润、美白甚至抗衰老的功效,市场上主打养肤功效的防晒产品也在不断增多,比如美肤宝的美白隔离防晒霜就具有美白、遮瑕B体育、淡斑等功效;兰蔻的小白管防晒霜兼具舒缓修护、保湿滋养的功效。护肤功效已经成为当下防晒产品的一大卖点。
数据显示,保湿、滋润功效的防晒产品最为主流,销售额最高,占比为40%,其次是美白、控油和抗衰。其中80后最为关注抗衰、光老化等功效,90后、95后更关注滋润和控油功效。
随着护肤意识的增强,男性防晒需求也在逐年增长。据Measure Commerce数据显示,在网络中搜索、获取防晒产品类型相关内容的男性消费者比重达到了30%。唯品会数据显示,今年3月,男性的防晒化妆品购买量增速是女性的两倍,且从95后至70后,各年龄层男性的购买量同比均有两位数增幅。
防晒产品的成分也成为商家的宣传点,其中宣称含有珍珠、红石榴、白藜芦醇、玻尿酸等成分的产品最为常见B体育。
区别于防晒霜等化学性质的“软防晒”,“硬防晒”通过物理遮盖达到防晒目的,一般包括防晒帽、防晒冰袖、防晒服和防晒眼镜等产品。
对于”硬防晒“不得不提的品牌是蕉下,这家2012年靠防晒伞起家的新消费品牌企业,显然是硬防晒领域最大的获利者。经过了10年的发展,目前蕉下已经是中国第一大防晒服品牌,2021年防晒服饰线上零售额超过第二大品牌5倍,并且今年4月还在向“防晒第一股”冲刺。
蕉下脱颖而出是有原因的,其两位创始人虽然是“85后”理工男,但将新消费企业的套路打法玩到了极致,选一个没被头部品牌占据的、有成长性的赛道,打通供应链,再大规模做营销,迅速占领用户心智。
蕉下的成长实实在在地代表着“硬防晒”的增长需求。天猫数据显示,硬防晒市场在2020年同比增长近200%,2021年同比增长超过90%。京东户外防晒品类2021年全年成交额同比增长70%,2022年至今同比增长89%。足见“硬防晒”是一个高增速的品类,比起“软防晒”用了12年才被市场接受B体育,“硬防晒”的概念只花了3年,就受到消费者追捧。
不止是蕉下,近两年诸多防晒服饰品牌基本都在实现增长,以OhSunny、卡蒙等为代表来看,卡蒙在15年前以做传统服帽起家,因其创始人发现这两年防晒服帽市场出现激增,便开始转型做防晒服饰,赶上市场红利的卡蒙早早完成了销售过亿。而2011年成立的OhSunny也做到了在天猫年销6亿,其中防晒服配类目较去年实现了300%的增长。
然而,入局者增多的同时,一方面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,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产品的同质化和内卷。
分析品牌零售行业资深分析师李应涛表示,营销驱动品牌多是网红品牌,这种品牌短期内爆发力强,但如果研发跟不上,很可能会昙花一现。“从这个角度来看,防晒服饰品牌还是要深耕细作,加大研发,构建以产品设计和专利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。”
声明:本文综合参考新浪财经、虎嗅网、投中网等内容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入市需理智,理财需谨慎。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依据。